艺尚育人|《朱鹮之鸣,余韵无穷》舞表专业开展“绿色发展”主题公开课

发布/2022-05-31 作者/邹佳杉

        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,深入践行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理念,将绿色发展理念有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、校园规划、建设和改造中,着力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,积极推动绿色校园文化发展。为提升全校师生生态文明素养,厚植绿色发展理念,4月13日下午,舞蹈表演专业开展了一场以“绿色发展”为主题的《舞蹈基础》公开课,由新教师邹佳杉进行授课,舞蹈表演、表演艺术教研室老师参与听课、评课。

 

        本次公开课的教学内容为:舞剧《朱鹮》赏析;芭蕾基本站姿脚位和手位练习;教室方位。邹老师以舞剧《朱鹮》作为课前导入,向同学们介绍了舞剧《朱鹮》创作灵感的由来,以及演员们在排练过程中的艰辛,引出本节课的主题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”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思考。

        朱鹮有着鸟中“东方宝石”之称。洁白的羽毛,艳红的头冠和黑色的长嘴,加上细长的双脚,朱鹮历来被日本皇室视为圣鸟。从久远的农耕时代开始,朱鹮与人类和谐共处、相伴相生;步入近现代,随着人类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,不经意间忽略了朱鹮生存环境的恶化,导致朱鹮种群濒临灭绝。自1981年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刘荫增团队在中国陕西洋县发现世界最后7只野生朱鹮后,在人们精心保护和悉心呵护下,终于使“吉祥之鸟”重归自然,与人为邻。舞剧《朱鹮》融合了古典芭蕾和民族舞蹈的精髓,通过舞蹈演员曼妙的肢体语汇,展示朱鹮最具代表的“涉”、“栖”、“翔”三种优雅的动作姿态,辅以唯美恬静的舞台布景和优美感人的音乐展现朱鹮简约精美。将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”、“环境保护”逐步渗透到课程中,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理念、生态保护思想,为保护野生动物、环境保护出一份力。  

     

 

        邹老师通过理论讲解、小游戏、动作示范、练习指导、课堂总结等环节圆满完成了本次授课,整体教学环节较为到位、流畅,课堂时间把握较好;小游戏的导入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,有着良好的学习氛围,学生情绪高涨,能够积极参与进来;教师动静结合,有音乐陪衬更能体现艺术气息。

        在课后与老师们进行交流,在课堂中可对活动指令、学生之间配合、动作规格等细节方面可以深入思考并加以改进并不断完善。此次公开课在加强学生身体形态训练的同时,也提升了学生审美能力,使他们学会发现美、感受美、体会美,也为老师们今后的教学中带来了一定启发,促进新教师们的快速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