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阳生春又来

发布/2020-12-21 作者/麻静娴

冬至不至 春夏无期

冬至将至 珠芽靡起

冬至已至 万物生息

 

       冬至,又称“亚岁”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,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尽管时间意义上的农历春节还在路上,但至冬至开始,那种被称为“年”的生活方式,就在无数人的期待中渐渐开启了。

冬至有三候

一候蚯蚓结

二候麋角解

三候水泉动

 

       蚯蚓结:传说蚯蚓是阴屈阳伸的生物,冬至时阳气虽已开始萌动,但阴气仍然控制大局,土中的蚯蚓感阴气大盛而仍然蜷缩着身体。

 

       麋角解:古人认为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,麋因角朝后生,所以为阴,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。

 

       水泉动:由于阳气初生,所以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有一丝温热。

 

       冬至的饺子包裹了希望,煮熟了快乐,咬开了幸福,温暖了人心。

 

       冬至大如年,人间小团圆,除了吃饺子,吃汤圆也已是约定俗成,这一传统习俗,在江南尤为盛行,民间便有“吃了汤圆大一岁”之说,汤圆也称汤团,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,家庭和谐、吉祥。

 

       冬至是冬日忙碌之后的短暂休憩,懒散、平实、热闹,风吹来,帘外熹微的冬日天光,斑驳的白墙映着阑珊树影,纵使严寒的天气还远远没有到头,白昼却从冬至之后逐渐变长了,当下虽然寒冷,土壤里蚯蚓依旧蜷而不出,但再过一段日子,阳气旺盛起来,再往前等等,山溪潺潺、泉水叮咚的日子也便不远了,再往前,就是一派大好春阳。